隋代乐舞戏俑

    宋以前的安徽戏曲,仅有一些出土文物可资参考。涡阳县1975 年1 月于高炉毛孤堆出土的隋汉绿釉陶楼,可以见到隋、汉时百戏已经盛行。亳州出土的隋代乐舞戏俑,有击鼓、抚琴、起舞诸形象,当为安徽戏曲的早期形态。合肥西郊发掘的南唐时期民墓中的“买地券”木板,载有保大四年(946 年),其中有插头木俑、木俑头10 件(见1958年3 月《文物参考资料》)。据考:“此项‘插头木俑’,实际非俑,乃傀儡戏偶”(见任半塘《唐戏弄》六章一节)。此可证五代南唐时期,安徽境内已有傀儡戏流行。至宋元时期,可考史料有亳州人孟汉卿写的杂剧《张孔目智勘魔合罗》,此剧至今尚流传;皖南人赵熊写杂剧《崔和担生》、《风月害夫人》。明人朱权《太和正音谱》中列有元代杂剧演唱者“杨景辉,凤阳人”。夏庭芝《青楼集》记有赵偏惜、朱锦绣、小玉梅等安徽杂剧演唱人。这些仅只是简单记载,至于那个时代戏曲活动情景,便无法具体勾勒。

    明朝初年,南戏已在徽州、池州、宁国、宣州、太平诸州府广为流行。明代戏曲评论家潘之恒《鸾啸小品》(卷三),记述了嘉靖年间,海盐腔班子到歙县演出情况。此时,流行于绍兴一带的余姚腔也传入贵池、芜湖一带(见徐渭《南词叙录》、魏良辅《南词引正》)。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较早流入徽州,当地酬神娱人,多邀演出,此时诸腔汇集,成为一时之盛,更为皖南一带富商世家所爱好的便是由江苏传入的昆山腔。一些富有的徽商,他们聘名角组成家班,还出资支持民间戏班。当时徽州和安庆成为活动据点,一些知名的戏曲家,如休宁的汪廷讷,写有传奇《狮吼记》等7 种,怀宁的阮大铖写有传奇《燕子笺》、《春灯谜》等9 种。上述这些声腔的传入,为安徽戏曲的形成、发展、繁荣奠定了基础。

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