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面戏”唐代歌舞戏

    大面:

    唐代歌舞戏,又作代面。取材于历史故事。据《乐府杂录》、《旧唐书·音乐志》、《教坊记》记载,北齐兰陵王高长恭,勇武过人,但容貌清秀,自以为不足以威慑敌人,遂戴木雕面具出战,时常取胜。一次与周师战于洛阳金墉城下,以少击众,大胜敌军。齐人慕其勇冠三军,便模仿他的动作,编成舞蹈,配以歌曲,称为《兰陵王入阵曲》。唐代发展成歌舞戏,称之为大面。演戏时,扮演兰陵王的演员头戴面具,“衣紫,腰金,执鞭”(《乐府杂录》),载歌载舞,作种种指挥、击刺的姿态。这个戏塑造了一个骁勇善战的英雄形象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公元700年,年仅5岁的唐卫王李隆范,在其祖母武则天明堂开宴时,曾表演过这一歌舞戏。

    大面这个节目,主要表演两军争斗,基本上沿袭了角抵戏的路子,但配有歌曲。兰陵王所戴面具,既为慑敌,其眉目神情必然相当夸张,后世的戏曲脸谱,受到它的影响,日本的歌舞伎亦受其影响。

    传统戏曲脚色行当。京剧和某些地方戏中“净”的别称。俗称“大花脸”。 清 李斗 《扬州画舫录·新城北录下》:“梨园以副末开场……副末以下老生、正生、老外、大面、二面、三面七人,谓之男脚色。”

    北齐 以来至 隋 唐 时期的一种歌舞节目。 唐 崔令钦 《教坊记》:“《大面》,出 北齐 兰陵王 长恭 ,性胆勇而貌若妇人,自嫌不足以威敌,乃刻木为假面,临阵着之,因为此戏,亦入歌曲。” 唐 段安节 《乐府杂录》作“代面”。

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