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甲骨文

  • 花東550

  • 金文

  • 集成4127(鑄叔皮父?)

  • 战国文字

  • 包2‧33

  • 郭‧語4‧6

  • 上(2)‧容‧37

  • 篆文

  • 說文

  • 說文古文

  • 說文籀文

  • 隶书

  • 劉熊碑陰

  • 楷书

  • 教育部標準楷書(中國臺灣)

说明

    甲骨文作,金文作是「革」字的省形,音、義和革相同,以像獸皮在架上張列待乾的樣子;是右手,在此引申作剝取解。革、都屬象形,相合成皮,正可會出其義是「去除毛的獸皮」,且皮和構成的革、又沒聲音關係,所以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戰國文字三例,和金文皮字相仿,繼於金文應無問題。訖於篆文,形變作,即是革字的省形,其上像獸頭的分割和剝下的獸皮,下像張開獸革的架子,則維持原形,沒有改變。因此,仍屬異文會意。字經隸書,體變作,楷書沿之,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