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金文

  • 集成4286(輔師??)

  • 战国文字

  • 九‧56‧50

  • 睡‧雜41

  • 篆文

  • 說文

  • 隶书

  • 桐柏廟碑

  • 楷书

  • 教育部標準楷書(中國臺灣)

说明

   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金文用「曾」為「增」,用例見於〈輔師?簋〉。楷書則本於篆文。《說文‧土部》:「增,益也。从土、曾聲。」「曾」為「甑」之初文,像甑之形。甑不單用,須架於釜鬲之上,方可蒸食(參「曾」字條)。故從「曾」之字,多有「增高」之義。「增」本作「曾」,後來假借為語氣詞,表示「乃」、「竟」等意思,轉注為從「土」、「曾」聲的「增」字,保留其本義。「增」字從土,表示與土地地形相關;從曾,表示音讀,兼表增高之義,本義為添加、增益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